|
“你不想得校币了吗?”最近,这句话成了顺德养正学校大部分小学生们之间互相督促进步的口头禅。为配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改革,这个学期,该校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校币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更佳表现。
引导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
“以前我不怎么喜欢预习,数学课上不爱发言,现在为了赢得校币,我学习更主动了。”顺德养正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学生何咏霖说,为了获得更好的表现,她必须做好预习,现在每天在预习时都把书本写得满满的,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掌握老师讲授的知识,与其他同学“竞争”发言机会。
她的同班同学欧阳依涵也说,以前有时觉得老师上课无聊,会偷偷看其他书,现在,她也不敢看了,即使忍不住开了小差,也会有组员提醒她,“你不想要校币了吗”,她便马上集中起精神来听课。
该校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老师也感受到了引入校币评价方式后的这种变化,最近时常需要出差的她,不用太操心班级管理,班长、小组长,以及同学们之间形成了自觉监督,“因为他们都特别在乎校币这种奖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例外”。
校币评价助力课改
校币究竟是什么?校币是该校校内流通的一种用来奖励学生的虚拟币种,分50元和100元两种面值。记者看到,一张面值100元的校币上,正面印有“信任、自律、诚实、合作”等字样,背面印有该校的校园风景。
该校小学部有关负责人马骉老师是校币制度的设计者,他介绍,现已各印制1万张,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评价,奖励到每个学生手上。目前在该校小学部三年级至六年级发行。
怎样获取校币呢?原来,校币制实行以来,每天每节课老师都会对班上各小组进行评价,小组长也会对组员进行评价,经过一周的考核,再由老师将校币发放到小组中,由小组根据每人表现记录分数分配校币。此外,积极参加学校工作管理、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好人好事等都有机会获得校币。
该校校长林中坚介绍,上学期该校在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也发生了变化,校币制正是为配合该校课堂教学改革而引入的,目前达到的良好效果已超过预期。
开展好玩游戏吸引学生
为什么学生们会乐于赢取校币呢?马骉老师道出其中“玄机”,“我们会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花费校币,从而更在乎校币”。上周,该校小学部便利用下午大课间时间,举行了八项主题活动。
五年级二班的何咏霖花费了300元校币换取了其中一张门票,“挺好玩的,有吹泡泡、悠悠球什么的,八项玩下来,还有个小积木送”,上周才玩了一个项目的她,惦记着学校下期举行时去参与,好拿到她想要的积木。
而最让学生们向往的是学期结束时的“领袖训练营培训活动”,校币数量名列前茅的可以在操场上搭帐篷露营,“走红毯”。马骉老师说,他会经常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让学生们会赚校币的同时,也学会把校币花出去,“这也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管理自己的财产”。
珠江商报 |
|